Search

[我們離餓的距離,越遠越好]

我看過許多用節食或挨餓的方式減肥的人,到最後,「...

  • Share this:

[我們離餓的距離,越遠越好]

我看過許多用節食或挨餓的方式減肥的人,到最後,「挨餓」這件事會變成她們心中最深的恐懼,每次一想到飲食控制,身體跟大腦就會反射性的開始害怕,害怕「餓的感覺」,而那種感覺我也經歷過所以我懂。

有些人症狀嚴重到後來,變成「一吃東西就停不下來」的暴食症,或是「害怕一吃東西就會變胖」「永遠害怕自己吃得太多」的厭食症。

#食物之於人類的角色該是珍貴的,飲食該是一種如信仰般嚴謹而慎重的。

看到這些孩子不能說話,在飢腸轆轆的狀態,還能忍著不大快朵頤,而是虔誠的用手語這樣耗時費力的禱告,來感謝上天賜予的食糧,真的感觸很深。相較於現在常常手機配飯,因忙碌而囫圇吞棗的現代人,或許不管有沒有信仰,都該飯前在心中默禱,感恩自己擁有的一切,畢竟這世上多的是沒辦法滿足基本生活需求的人。

「生活不容易,食物很珍貴,感謝能好好坐下來吃一頓飯,感謝自己不用為飢餓所苦,神啊,請原諒我們不常惦記那些正為著飢餓祈求食物的人。求您減輕他們肉體的痛苦,也激勵我們的靈,在我們所擁有的豐富資源中,尋求能幫助他人的方法。」

因此在我這裡所有為肥胖所苦的人,第一件事就是要「從此不准挨餓」,選擇「PC值」高的食物(P/C值即營養密度,每卡路里(calorie)中含的蛋白質(protein)比例應該越多越好),才能讓大腦跟身體得到最直接的飽足感。

很多在我這裡飲控的人都會反映
「王醫師,這樣吃太飽了,可不可以少吃一餐?」「王醫師,這樣吃超飽的,沒想到一天要塞進這麼多食物」

親愛的朋友們,神賜給了我們食物而不是添加物,把多餘的添加物移除,攝取乾淨的水跟純粹的營養,那種從細胞層次開始感受到的飽足豐盈,可能是你這輩子,從來沒有體會過的😊

#胖子離餓的距離真的越遠越好
#真正的飽足是從微生物層次開始傳遞到大腦的訊號
#珍惜糧食擇善固執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王姿允醫師 Dr.WZY 台灣唯一同時擁有家醫、肥胖、美容、老年、骨鬆等五科專科醫師認證的醫師。專長為肥胖醫學、專利4+2R增肌減脂飲食、腸道微菌研究、新陳代謝疾病。高雄湞媄診所院長。
View all posts